这份国家规划关系你的“未来派”数字生活!
自动驾驶,无人配送,不出家门也能“云逛展”...这些“未来派”生活,都离不开数字经济!
近日,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印发。未来5年,数字经济怎么发展?对你我生活有什么影响?
数字经济是什么?
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、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,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电要素,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,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、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,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。
发展目标有哪些?
到2025年: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
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:10%;
IPv6活跃用户数8亿户;
千兆宽带用户数6000万户;
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:14万亿元;
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45%;
全国网上零售额:17万亿元;
电子商务交易规模46万亿元;
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:8亿;
展望2035年:数字化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
统一公平、竟争有序、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;
数字经济发展基础、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;
具体工作怎么做?
①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
建设高速泛在、天地一体、云网融合、智能敏捷、绿色低碳、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
这些“基础设施”要加快建:
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
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
推进IPv 6规模部署应用
加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升级
加快构建算力、算法、数据、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
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合基础设施,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。
②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
支持市场主体依法合规开展数据采集,提升数据资源处理能力,培育壮大数据服务产业;
聚焦这些环节:数据标注、数据分析、数据清洗、数据脱敏、数据脱密、数据聚合;
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,培育市场主体、完善治理体系,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;
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特点,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,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;
③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
引导企业强化数字化思维,提升员工数字技能和数据管理能力,全面系统推动企业研发设计、生产加工、经营管理、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;
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,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、全链条数字化转型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;
这些重点行业要转型:农业、水利、工业、商务、物流、金融、能源...
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;
建立市场化服务与公共服务双轮驱动,技术、资本、人才、数据等多要素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,解决企业“不会转”、“不能转”“不敢转”的难题。
④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
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、新型举国体制优势、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;
这些“关键技术”要创新突破:高端芯片、操作系统、工业软件、核心算法与框架;智能制造、数字孪生、城市大脑、边缘计算、脑机融合;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、量子信息、神经芯片、类脑智能、DNA存储、第三代半导体.....
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、核心电子元器件、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的供给水平,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;
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;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;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;
这些新业态要加快培育:新个体经济、新兴在线服务、共享经济、智能经济;
发挥数字经济领军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,加强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,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协同、产能共享、供应链互通。
⑤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
政务服务
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“一网通办”;
实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响应和联动处置;
社会服务
加快推动文化教育、医疗健康、会展旅游、体育健身等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;
强化就业、养老、儿童福利、托育、家政等民生领域供需对接;
加强面向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、脱贫地区的远程服务,拓展教育、医疗、社保、对口帮扶等服务内容;
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,提升面向特殊群体的数字化社会服务能力;
这些服务都要升级:智慧教育、数字健康、数字生活、数字文旅、智慧社区、社会保障
统筹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,协同优化城乡公共服务;
加快既有住宅和社区设施数字化改造,鼓励新建小区同步规划建设智能系统;
创新发展“云生活”服务,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鼓励建设智慧社区和智慧服务生活圈。
⑥健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
探索建立与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方式,制定更加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,创新协同治理模式;
强化政府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,有效发挥对规范市场、鼓励创新、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支撑作用;
建立完善多元参与、有效协同的数字经济治理新格局,形成治理合力,鼓励良性竞争,维护公平有效市场;
协同治理:政府、社会公众、平台、行业组织、企业。
⑦着力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
网络安全
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;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;支持网络安全保护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。
数据安全
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,规范数据采集、传输、存储、处理、共享、销毁全生命周期
管理规范身份信息、隐私信息、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、传输和使用,加强对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安全监管能力。
防范各类风险
强化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综合研判,防范各类风险叠加可能引发的经济风险、技术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健全完善针对未成年人、老年人等各类特殊群体的网络保护机制。
⑧有效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
贸易数字化
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,探索放宽数字经济新业态准入,加强国际创新资源“引进来”;
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,积极鼓励各业务环节探索创新,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;
“数字丝绸之路”
统筹开展境外数字基础设施合作,结合当地需求和条件,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开展跨境光缆建设合作,保障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;
加大金融、物流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模式创新,支持我国数字经济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。
国际合作环境
倡导构建和平、安全、开放、合作、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,积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;
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数字经济相关标准和治理规则;
依托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,开展数字经济标准国际协调和数字经济治理合作。
保障措施有哪些?
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;
加大资金支持力度;
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;
实施试点示范;
强化监测评估。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gov.cn/zhengce/content/2022-01/12/content_5667817.htm
- 2023-05-20
- 2023-05-20
- 2023-05-20
- 2023-04-27
- 2023-04-23
- 2023-04-17
- 2023-03-27
- 2023-02-02
- 2023-02-02
- 2023-01-29
- 2023-05-20
- 2023-04-20
- 2023-04-19
- 2023-02-11
- 2023-02-11
- 2022-12-17
- 2022-11-26
- 2022-11-21
- 2023-05-20
- 2023-05-20
- 2023-05-20
- 2023-05-20
- 2023-05-07
- 2023-04-29
- 2023-04-29
- 2023-04-28